2)第七十二节 留洋事宜_大国崛起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化成了留学基金,这笔基金每年足够送出去三千学生,但是选拔留学生,在朝廷看来,这可是外交事务,因此一直都是袁世凯在办。

  而杨潮的目的,则是想送强国富民社一批骨干去西方深造一番。

  袁世凯呵呵笑道:“小事一桩,不知道杨老弟想送多少人出去”

  对袁世凯来说,真的是小事一桩,因为朝廷对选送留样人员根本不在乎,否则也不会让他来办这件事了,甚至袁世凯自己都不是很重视,这两年选送人员工作严重滞后,因为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两年了,才送出去不到两千人。

  中国人不急,洋人也不着急,也就是美国人自己行动起来,分别在北京办了一座燕京大学,在上海办了一所沪美大学,在广州办了一所广美大学,自主招收学生,同时从大学里选拔优秀学生到美国深造。

  其他国家,英法德也就是正常跟外务部接触,中国人想送多少就送多少,只要不超标,他们就接受,这些国家的教育资源也不是随便来的,那也都是要花钱办的,没道理热衷于替中国人培养人才。

  倒是日本人挺积极,在他们国内开办了专门针对中国人的学校,通过外交努力希望吸引一批学生到日本去读书,只是需要中国人自己掏学费,因此除了在南方吸引到了一些学生,北方朝廷一点就不积极。

  “为国选材,当然是多多益善”

  杨潮笑道。

  “多多益善”

  袁世凯不由重视起来,他感觉杨潮是想抢他手里的权啊,把选送留洋的大权拿过去。

  这东西真有这么值钱吗

  “呵呵,也罢,既然杨老弟如此热衷于为国选材,那么老夫就允了你每年送一千人的名额吧。”

  杨潮一喜,一年一千人啊,感觉一万只步枪送的值了。

  拱手拜谢:“下官替齐鲁三千万百姓拜谢袁中堂了。”

  山东人口在清末达到了三千多万,仅次于四川人口数量,但是山东并不是一个产粮大省,因此劳动力大大剩余,这也是为什么义和团先从山东闹起来的原因,当时在北京一带聚集的山东义和团民,超过二十万人。

  “老夫督抚山东多年,能为山东父老办事,亦是老夫所愿。”

  袁世凯笑道,不忘暗自提醒一下,他袁世凯在山东还是有影响力的,杨潮想在山东好好做官,最好识相一点。

  杨潮道:“中堂大人不忘山东,真乃山东百姓之福。”

  杨潮恭维道。

  袁世凯笑道:“听闻老弟前次救灾活人无数,山东有你老夫也放心。”

  杨潮道:“袁大人抬举了。”

  袁世凯突然哎呀一声,接着道:“老夫最近足疾发作,不便陪客。杨老弟就留下来吃顿饭,让克定陪你吧。”

  杨潮当即关心道:“中堂大人可要爱护身体,可看过大夫了,是中医还是西医啊”

  袁世凯确实有足疾,是

  请收藏:https://m.f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