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节 义和团运动_大国崛起190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尔肯海恩晋升为少校,继续回到青岛任职,目前已经是青岛驻军的参谋长,在青岛仅仅在总督之下,但是总督对军队的统辖只是名义上的,不可能亲自带兵,所以整个青岛驻军的日常事务都是法尔肯海恩在做。

  华勇连则交由沃纳上尉来做,但是现在杨潮横插了一杠子,而且看起来还做出了成绩,这让沃纳上尉不由的感到了压力。

  回营的士兵慢慢的再次适应了军队的生活,掌握的军事技能也没有丢掉,不到一月就赶上了其他士兵的水平。

  可是不久,突然军事训练量猛然增加,在各级德官的带领下,除了日常训练之外,几乎每天都要进行实弹训练,三天进行一次战术演习,布置一个机枪阵地,打打小型冲锋,步兵对骑兵,步兵对步兵,骑兵对骑兵之类的实战对抗。

  原因是义和团运动。

  北方的情况很混乱,山东的义和团虽然被袁世凯铁血镇压,但是被打跑的山东义和团,纷纷北上京津,慈禧太后在仇视洋人的大臣的劝说,还有洋人想扶持光绪对抗她的谣言下,对洋人十分恼怒,一月的时候,发布了维护义和团诏令,直隶地区官府开始扶助义和团,义和团在这一地区如同秋后草原遭遇野火一样,很快就汹涌的燃烧起来。

  于是北直隶到处起坛请神、烧教堂、杀洋人、杀清军、并到处毁坏铁路及电线杆等物,北方几乎失控,甚至连清政府的衙门也有被义和团占据的。涿州府衙被三万名拳民占据后,慈禧派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刚毅和顺天府尹赵舒翘到涿州调查。

  仇视洋人、洋事、洋物的刚毅回京后,刻意向慈禧报告“拳民忠贞,神术可用”。朝中庄亲王载勋、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等一向站在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对立面的保守权贵们也异口同声的主张扶持义和团,向洋人开战。

  朝局让西方人感到有不可收拾的感觉,并且担心义和团最终会攻击使馆区,英国公使窦纳乐首先行动起来。

  5月28日,窦纳乐要求泊在大沽附近的17艘外国战船增援,337名外国水手及陆战队员5月31日登岸,乘火车于当晚抵京,防卫使馆区,另外89名德国及奥国陆战队员6月3日抵京。

  洋人的行动让慈禧也感受到了威胁,他生怕洋人再一次打进北京城,用武力扶持光绪,害怕失去权力的慈禧也做出针锋相对的举措,6月9日,慈禧调董福祥的武卫后军进城。6月10日,任命跟义和团关系密切的端郡王载漪出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载漪运作下,义和团拳民于同时开始大举入京,人数很快就超过了十万人。

  与此同时,北京外国使馆对外通讯断绝。

  6月11日,日本驻华使馆书记杉山彬被刚调入京的清兵甘军所杀,被开腹剖心

  请收藏:https://m.f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