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16 章_科举宠妻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点点诵读,慢慢领会其中含义,所以没有在季家久留,特意赶回来读书。

  说起来,这半个多月,他在私塾里也是受益良多。

  老先生并不是那等腐朽古板之人,虽然讲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千古名言,对待询问的学生却还算宽和。

  温钧有极个别不懂的地方去问他,他都能欣然解答,并称赞温钧天赋好、进度快。

  有良师,有益友,温钧也耐得下心去念书,这才能进度一日千里,追上丙班的那些同窗。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淹得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

  温钧的朗朗读书声传出,一边诵读一边理解其中意思,若是有不懂的,才会停下来去思考。

  而每当这个时候,温钧就迫切希望自己手上有一本现代印刷的《论语》做参考。

  现代印刷的怕读者看不懂,一个个字都标释了含义,还有各种注解,注解加起来是正文字数的十几倍几十倍。而古代的《论语》,生怕浪费笔墨,通篇也才一万来个字,其含义和思想全靠先生教导和学生领悟。

  如此一来,但凡有人领悟出现了偏差,就掰都掰不回来。

  这或许也是世家子弟和农家子学业上出现天壤之差的原因。

  世家大族出生的弟子从小耳濡目染,对这些都能了解一二。可是对于出生贫寒,说话都用白话的人普通百姓来说,贸然去接触一项几乎等同于另一个世界的语言,真的太难了。

  好在温钧也经受过现代课堂上文言文的轰炸,多少有些经验。

  吐槽了两句,他静下心来,再次投入到读书中。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

  ……

  院子里,温常氏坐在屋檐下,听到耳边传来的读书声,不禁放轻了声音,侧耳倾听,面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一旁的宋媒婆也听到读书声,惊疑不定地看了眼声音传来的方向,露出惊讶神色。

  她常年不在家,到处去帮人说媒,虽然听说温家长子回私塾读书的事情,可是没有亲眼见过改头换面后的温钧,一直在心里存疑,还以为是村子里的人开玩笑。

  没想到此子是来真的。

  这太好了!

  宋媒婆一拍大腿,立刻将温蔷在名册上的地位往上提了一截。

  宋媒婆这个媒婆能做到十里八乡都小有名气,也不是瞎做媒的,她心里自有一杆秤。

  以前温家败落,温家唯一的男丁又浪荡轻浮,温蔷这样的女子,在待嫁女中算不得什么好条件,就算进了高门大户,寻常人家也不会看重。所以宋媒婆给她介绍的,也多是差不多条件的,诸如猎户、农户之流。

  现在不一样,温钧进了私塾读书,哪怕日后没有功名,也是

  请收藏:https://m.f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