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偷听生_百年家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图书馆刷一天,上课能把老教授都问倒。

  哲学系的学生于是请文学系的傅斯年同学来旁听胡适老师的课,判断他还适不适合做老师……

  这坑爹的。

  傅斯年听了几次胡适的课后,诚恳表示,胡适的课还是不错的,你们好好听。

  哲学系的学生立马消停了,胡适大大的饭碗就被一个外系的学生给保住了。

  给黎嘉骏还有蔡廷禄讲这故事的是她在北大哲学系随便扯的一个学生,一顿饭的功夫就听足了胡适的八卦,这个学长答应下午就带他俩去偷听胡适大大的课,还很好心的提醒他们要早点去否则没位子坐。

  因为胡适的课其实很有意思,场场爆满,去晚了讲台上都没空地了。

  要不是因为那封信,其实打死黎嘉骏都不会想到来听哲学课,就算看到了任胡适为文学院院长的通告,也只会下意识的当历史书来看,而不会把思维拐到去听他的课上去。

  所以这就是命!

  下午,北大红楼,中国哲学史教室。

  幸亏两人去得早,一百人的教室没多久就坐满了,这次虽然不至于讲台上都有人,但还真是过道上坐了两排,上课铃刚响,传说中的胡适就进来了。

  这次黎嘉骏还是很激动的,她陪着才蔡廷禄去听了华罗庚的课,因为恨了数学两辈子,她其实没有多少特别的心情,可是胡适实在是很有名的感觉,又有了新月杂志这么个契机在,她看这个老师怎么看怎么可爱。

  胡适正值壮年,却没有发福,整个人还是瘦削的,长相依稀可以看出小帅,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短短的头发,穿着青色的长衫,下面是一条西装裤,还穿着皮鞋,虽然中西结合,但看学生表情,大概这是他的日常配置,竟也不觉得多不和谐,倒是看他表情和身姿一派从容,风度翩翩。

  “今天我们继续上一堂的内容,先秦文学。”胡适开口就是很和缓的声音,不过有种和陈寅恪不一样的感觉,似乎更带感情和精气神儿一点,他说完这句话,端详了一下教室,微笑,“这次又有很多生面孔呢。”

  黎嘉骏心里咯噔一声,她蹭课蹭习惯了,倒没遇到过对是不是自己的学生有意见的老师,这一个月她见识了很多蹭课的,有外校的,有落榜待考的,还有北伐战争后退伍的,各种四面蹭课的年轻人,这时候不叫蹭课,叫偷听,虽说听起来难听点,但这些人听课都很认真,还有流传的话说是“正式生不如旁听生,旁听生不如偷听生”。偷听生大多都会在学校里闲逛后看到哪个教室有空座,就坐下来听,不出声也不心虚,理所当然的样子,果然一听胡适的话,教室里很多人都面露茫然。

  胡适说完那一句,就拿出一张纸,放上一支钢笔:“你们谁是偷听的,给我留下个名字。”

  下面一阵骚

  请收藏:https://m.f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