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二十九章 要大搞基建与查抄违旨富商_穿越明朝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其次是水利与河道工程,该挖渠的挖渠,该修堤的修堤,棉纱和生丝上涨的事,自会有人会将自家种稻麦的田地改为桑棉田,而朝廷要做的是准备好养活被赶出来的无地流民,为什么江南现在粮食增量越发不如湖广,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言,而不是以往的苏湖熟、天下足?就在于大量江南稻田变为桑田,也使得大量无地百姓出现,如今这一现象会加剧,朝廷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无地百姓不能变成流民,而是变成工人。”

  朱由校说道。

  “陛下所虑甚远,臣不能及。”

  方从哲明白了不过来,并立即回了一句。

  “立即去办,内阁会同户部、工部议定出个今后几年要兴建哪些工程的法子来,款项如何筹措、进度怎么安排,不要只想着把将来朝廷增收的粮赋又只存起来,然后等着被贪墨漂没或者腐烂掉。”

  朱由校吩咐道。

  接着,朱由校又道:“但是不能因为禁止囤积棉花和生丝困难,朝廷就不管,过多囤积和炒作棉花和生丝价格的还是得严厉打击,改自己的稻田为桑田,没什么,但是囤积炒作,必须严打!他们只能赚朕允许他们赚的钱,否则朕就得让其倾家荡产!无论他是什么皇亲国戚、公卿勋贵!”

  “是!”

  方从哲听后不寒而栗,他知道皇帝陛下也是在警告自己这个首辅。

  ……

  “国公爷的意思,朝廷允许赚的钱我们要赚,朝廷不允许赚的钱我们也要跟着赚!所以,官营纺织业,我们入了股,但是接下来囤购生丝和棉花的事,我们也要做!朝廷就算不准也不行!总不能陛下还真要与我们这样的人家翻脸。”

  成国公府的管家朱孝这时候就如此对背地里替众多权贵士绅做生意的富户徐鸿儒和王森两北直隶富商吩咐了起来。

  “我们杜公公也是一样的意思,这棉花和生丝价上涨,肯定是有南方商人在背后炒价,这种事,我们北方商人怎么能错过,再说,将来官营纺织业一开张,那价格只会继续上涨,所以我们得既要跟着皇上一起发财也要发皇上的财,你们这几家商号得继续这样干,出了事别怕,后面有我们担着。”

  太监杜勋的管家杜旺也在这时候同样如此说了起来。

  徐鸿儒和王森这二人皆一一应承着。

  两人是北直隶和山东一带闻香教的主要头目,背地里发展了许多人,历史上甚至因此直接在天启二年搞了起义。

  当然,两人能一直在背地里发展闻香教而一直没被发现甚至各自的生意越做越好,自然是有许多权贵豪门在背后撑腰的缘故。

  也可以说是徐王等人是在为这些权贵豪门赚钱。

  所以,现在成国公和太监杜勋这样的内廷大珰才会找到他们。

  “你们现在已经存了多少货?”

  这时候,朱孝还问了起来。

  徐鸿儒先回道:“回朱爷的话,我们已经存了三十万两价值的货。”

  王森接着回道:“小的也差不多存了二十万两的。”

  朱孝和杜旺因此皆点了点头。

  但这时候,许显纯麾下的头号大珰梁清宏带着一大队东厂的人冲了进来。

  梁清宏喝道:“将这里的人全部抓起来!封库查货,他娘的,敢在天子脚下囤积棉纱、生丝,还传播邪教,真正是活腻了!是不把我东厂放在眼里吗?!”

  “大胆!”

  杜旺这时候先站了出来:“你们东厂这是干嘛,什么囤积棉纱、生丝,传播邪教,可知老子是谁?!”

  历史上为大明殉节而死的梁清宏冷声问道:“敢问,你是谁?”

  “俺是内官监掌印太监杜公公的人!就是你们厂公也得给老子几分薄面,是谁让你们来这里胡闹的,来之前也不先打听打听这里是谁的地盘。”

  杜旺说着就教训起梁清宏起来。

  “那也得抄!”

  梁清宏冷声说了一句,他可不想内厂的人因此告诉皇爷说自己畏惧权贵,给什么杜公公开后门。

  请收藏:https://m.f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