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一章 元宵_江湖风云第一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押送回了那一万两的黄金。

  李不负知道自己的身家多了一万两的黄金,却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只是趴在地上沉思,想着要怎样才能完整地表达出“天寒”。

  他将自己的刀招记录下来,并不是做无用之功。这对于李不负的刀法本身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因为它涉及到了最深刻的刀法奥妙。

  ——李不负小时候曾在街上认识一个卖猪肉的大叔,他卖猪肉三十年,分肉的时候每一刀劈下去,不用上秤,说三两便是三两,说五两便是五两,说一斤便是一斤。

  与秤称出的重量,也几乎无差。

  这当然是熟能生巧,也是种独特的本事。但李不负知道,那个卖猪肉大叔却绝不能将这种“准确无误的刀法”传授给别人。

  因为这完全只是他一个人的独特技巧,他也讲不出来为什么能够一刀称重。

  然而要想真正形成一门刀法,一门连贯、完整、神奇、绝世的刀法,却一定能将这种感觉清晰地把握住,从源头到脉络,再到最后出的那一刀,都要参悟得明白才行。

  李不负正在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

  这件事情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在花错的坟墓前烧一门刀法而已,它拥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正月十五。

  年已经过完了,李不负就在这片荒漠中过了一个年。在最后的元宵节时的下午,和因梦一起,吃了红烧肉、东坡肘、三鲜汤、四喜丸、五福临门、八宝豆腐等各种菜。

  有了这些吃的之后,荒漠虽还是显得很孤独,但已有了不一样的生气。

  李不负也突然有了种别样的感受。

  在这一天的晚上,因梦策马出去狂奔,回来的时候,他就将这种感受“画”了下来。

  他画的不是因梦。

  以他的水准,还画不出因梦的样子来。

  他画的是天上的月亮。

  十五的月亮很圆,李不负画的月亮却是弯的。

  弯得像是一柄刀。

  不同于往常,因梦回来的时候,李不负正躺在回廊下,听着风铃的响声,惬意而安详。

  风铃在响。

  风铃的清脆悦耳的声音,便等同于荒漠中的绿洲。

  流浪荒漠的旅人在听到风铃的声音,看到这片白色小屋的时候,往往也都会兴奋得像是看到了绿洲。

  但却很少有人会在这种极寒的天气,躺在风铃声中,显得如此惬意舒适。

  因梦回来的时候,看见李不负的样子,感到有些奇怪,于是去看那一张黄纸。

  黄纸被李不负挂在了风铃上去。

  因梦满身是汗,秀发微湿,却站在门口瞧那张黄纸瞧了半天,问道:“这就是第二张刀谱?”

  李不负道:“是。”

  因梦道:“你画的是一把刀?”

  李不负道:“我画的是天上的月亮。”

  因梦轻轻一点地面,便飞起将黄纸摘下,看了又看。

  明月独照,四下无人。

  月如薄刀,寒如清衣。

  第一张刀谱只有三样东西,这已算极少;但这第二张刀谱竟只画了一样东西,又无文无字,这样的刀谱更是匪夷所思。

  “这轮明月未免也太孤独,太冷了。”

  李不负道:“所以这就是天寒。”

  因梦突然在刀谱上随手添了几笔,道:“好,那我们明天就去烧了。”

  李不负眼神一动,看了过去,问道:“你添了什么?”

  因梦道:“我添了片荒漠,添了些月光。”

  李不负道:“你为什么要添?”

  因梦淡淡道:“这样就好让荒漠上思乡的人能够感受到这轮月亮了。”

  李不负忽然沉默。

  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想了些什么。因梦添的东西明明是“毁”了他的刀谱,但李不负的心绪却像是受到了某种奇特的冲击一样。

  最后当因梦说:“这是最后一天了,你要不要今天和我去一醉方休?”的时候,他竟然答应了。

  烧完刀谱,他当然就没有理由再留在这里了。

  所以这也就是最后一天。

  最后一天,怎能不醉?

  李不负和因梦走到屋子里。

  因梦又拿出了那种一喝就会醉死人的“铁汁酒”,两人彼此看了看对方,均是一言不发,将杯中酒饮尽。

  随即两人都在月下醉倒。

  请收藏:https://m.f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