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两百八十一章 宇宙(五)_这个吞金兽不好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细胞的原子的外层电子发生了吸收或放出能量的现象,而这种能量以能量的最小单位光子或虚光子的形式出现。

  也就是说,人的思维与电子吸收或释放光量子的行为相关。一般成年人在平静的清醒状态时,大脑脑电波主要表现为α波,读作阿尔法波,这种波的频率约为八到十三赫兹,即一秒中发生八到十三次振荡。

  如果在睡眠时,思维较不活跃,脑电波的频率会逐渐下降,一般深度睡眠时的频率约为每秒钟四次左右。

  也就是说,我们在睡眠时意识仍然在运作,只不过比清醒时大大减少,约为清醒时的三分之一左右。

  以上是从科学的观点来分析,如果从佛家的角度来看,运动不仅是与思维相关而已,运动本身就是无明分别而产生的幻象。

  设想,我们能感知到运动,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感知到了差异,这种感知到差异的性质,就是佛家所说的分别。

  例如,我们判断一个小球发生了移动,一定是因为我们识别出其位置发生了变化,前一位置与后一位置必须能够相区别,如果前后位置无法区分,我们将无从判断运动是否发生。

  这种能够被区分的性质,就是佛家所说的分别。产生了分别,运动的概念随即产生。

  有了运动的概念,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也同时产生。有相续的分别,就产生了先后的时间概念,而分别的结果,就产生了空间的概念。

  从佛学上来看,所谓的“人”其实是一种境界,由于大家是“人”,所以大家的分别识速度相同,所以大家会有相同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也即是说,对于“人”这个境界来说,光速是恒定的。

  但是,如果境界改变,分别识的快慢也会有变化,相应的,“光速”、“时间”、“空间”等概念也会相应的变化。

  比如说,从佛家的观点来看,人通过禅修可以控制自己的分别识速度,使自己的分别识变慢。

  所以,当人进入深入的禅定状态中时,对于修习禅定的“人”来说,时间会变慢。

  在《金刚般若研习报告》第十七卷中,记载了当代禅学大师虚云老和尚的一则故事:

  虚云老和尚是当代禅宗的祖师,有相当的禅定功夫。他常常打坐,一坐就是十天半个月,出定后觉得才几分钟。

  我们知道虚云老和尚生活很清苦,有一年过年时,他在自己的小茅篷里煮芋头,一边煮,一边打坐。

  有人到茅篷来看老和尚,向他拜年,看到他入定,就拿引磬在他耳朵边敲,请老和尚出定。出定后看到有人来,老和尚就说:“你们来得正好,我刚刚煮芋头,大家一起吃。”

  结果一看,芋头都长毛了。

  他们说:“年早就过了。”

  老和尚说:“不会吧!我觉得才十几分钟。”

  他在定中感觉十几分钟,实际上过了二十多天。

  虚云老和尚常常一入定就是很多天,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

  以上故事所描述的情况,其实任何一位修习禅定的人都能够切身体会得到。

  在禅定中所体会到的时间变慢,是确确实实的变慢,并不是因错觉而引起的。

  因为在禅定中,人的所有机能都以变慢的时间来运作,因此,即使十天半月不吃东西,一样不会觉得饿,身体也不会有任何损伤。

  请收藏:https://m.f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