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章 定论_一世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一进了京城,与徐平分开之后王沿非常清醒,非常冷静,绝没有之前那样的痴傻之态。

  大势已去,大势已去了,王沿在中连连哀叹。以十年之力,苦心编成春秋十卷,再借着自己在河北路治水的政绩突然显了出来,得以直集贤阁,入三司为户部副使,没想到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全没了。

  真地只是因为那两只鸡自己堂堂三司副使,吃两只鸡怎么了徐平这厮在河阴县还吃两只猪呢看着一边貌似镇定的徐平,王沿越想越是不甘心。

  在黑板边对着桌子上的沙盘,赵祯和宰执大臣重新对修运河的方案检视一番,只觉得此事万无一失。就连一直反对的王曾,也觉得这运河不修实在说不过去。

  众人重新落座,赵祯道:“新开引洛入汴运河一事,徐平勘查甚明,利弊已经条列得清清楚楚。朕以为,开此运河,势在必行众卿以为如何”

  吕夷简看看王曾,王曾点了点头,吕夷简捧笏奏道:“陛下圣明,臣等也认为开此运河有百利而无一害。只等过了秋汛,运河便可以开工。”

  晏殊和梅询,以及韩亿和其他宰执,纷纷一起附议。

  见再无异议,赵祯满意地点了点头:“如此,事情便就定下来。吕相公,你觉得谁主持此事合适啊”

  “臣以为,开挖运河牵涉极广,调配诸般人力物力,尽量使用厢军,而不轻易动用地方民夫,非是大臣不能主持。如此,便以参知政事宋绶和枢密副使李咨两人把握大局。等到准备妥当,再用一能吏提举,必能一举竟全功。”

  赵祯听了微微有些失望,他心里是想把事情全部交给徐平的,一是徐平付出这么多,这功劳不好落到别人身上,再一个用徐平自己也放心。但现在徐平把一切都算得明明白白,大家都看得出来这功劳唾手可得,中书怎么可能再把这便宜随便送到徐平手上吕夷简一直想压一压徐平,正愁找不到机会,更加不会给他了。

  宋绶是吕夷简的人,李咨比较,因为要用到厢军,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各出一人是合理的。不过吕夷简留了一个口子,那就是真开挖的时候不可能让两位宰执大臣去干,到时还要找人提举,也是为了堵反对者的口。

  王曾的脸色不好看,吕夷简在政事堂拉帮结派,只有一个蔡齐与自己走得近,如果再让吕夷简最铁杆的手下宋绶得了这大功劳,自己在政事堂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赵祯也看见了王曾的表情,问道:“王相公以为如何”

  王曾想了想,捧笏回奏:“陛下,刚才徐平已经讲得明白,这运河真正开挖动用的人力也并不多,没必要用到两位宰执。政事堂里事务纷杂,蔡绶一下子也不好抽身出来,还是只让李咨一人主持,徐平从旁协助,便就足够了。用到厢军,李咨那里尽可以做主,需要的物力,调配起来还有什么人比三司副使合适”

  让徐平参与,正合赵祯心意,当即点头道:“王相公所言即是。那便这样定下来吧,李咨主持,徐平协助,秋汛结束前把一切都准备好,进入深秋便就动工”

  吕夷简虽然不满,也没有理由反对,只好带着一众臣僚领旨。

  只有王沿,看着徐平的眼色越来越不好。如果说他之前对徐平还只是讨厌,这时候就真地嫉恨了。踏着自己的肩膀上去,没人喜欢做那块被踩的垫脚石。

  这一行的两位执行者徐平和王沿到底该如何处置,就要等到明天由御史台出面提出来了。今天的场合不对,更重要的是要避开当事的两人。

  一世富贵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f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