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7章 打哑谜_卷王娘娘来了,快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罢。”

  当场将人罢了职,终身不得入朝为官。

  朝臣们惊疑不定,他们纷纷猜测是兵部贪墨案牵涉深广,引皇帝不满朝中风纪所致,忙夹着尾巴做人,比先前更甚。

  兵部贪墨案,是皇帝登基三年以来最大、最迅猛的要案。

  此案贪腐之巨,作案之隐蔽,牵涉之广,令人触目惊心。

  整个兵部从上到下被撸了一遍,朝中各部或多或少都受了牵连,诸如都察院监察失职,左都御史降职退居二线。

  便连内卫司也因办案不利从上到下被整顿。

  不止如此,宫外的温香楼不知何故被查封,和温香楼有牵涉的多个官员被下狱审问,疑似与兵部贪墨案有隐藏干系。

  皇帝不动则已,动则雷霆万钧,一如太子时期风格。

  谈到兵部贪墨案,有件事不得不说。

  兵部老尚书老当益壮,他亲自出马,连日奔波,整顿兵部,将犯事的官员查处的查处,落罪的落罪,撸职的撸职,丝毫不念昔日旧情,将得罪人的事儿做了个遍。

  让朝臣感到诧异的是,兵部老尚书高风亮节,将最难之事做完后,连上几道奏折请辞。

  皇帝不允,朝中正是用人之际,老尚书劳苦功高,将奏折驳回。

  兵部老尚书继续上奏,诉告年老体衰,力不从心,此次兵部贪墨案负有不察之责,望准告老还乡。

  皇帝依旧不允,态度坚决,表示老尚书还能为朝廷继续建功几十年。

  兵部老尚书无奈,只得将自己身患顽疾年寿不多的事实说出。

  皇帝十分痛心,亲自赐御医为老尚书诊脉,才知老尚书所言非虚,只得准奏,让御医好好诊治,保老尚书康健。

  至此,兵部老尚书告老还乡,兵部和其他部空出不少职缺,朝中任命多有变化。

  前朝风起云涌,朝臣们有此猜测也就不难理解。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皇帝并非全然因这些事心绪不佳。

  对尉迟恭来说,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

  他借机大换血了一番,连资历最深的兵部老尚书也换了下去,全面巩固了政权。

  最妙的是,这番整顿中,兵部老尚书如同疯狗,除兵部之外,连参朝中多人,其中还有与他资历同等深厚的老大臣。

  而这些得罪人的事,还是老尚书求来的。

  他清楚的知道,他的价值在于此,皇帝并不非他不可。

  但他若不将功补过,以他先前的失察以及事发后的装聋作哑,只怕祸及子孙,不得善终。

  得罪的人很多,往后日子兴许会很艰难,但能顺利告老还乡,兵部老尚书已是感念皇恩浩荡。

  尉迟恭兵不血刃,化险为夷,还挖出许多兵部贪墨案幕后操控主使的隐藏暗线,直教人元气大伤,多年布置毁于一旦,往后再难在朝中翻云覆雨。

  尉迟恭登基前朝中大动过兵戈,登基后三年执政以稳为主,休养生息,充盈国库。

  对内,全盘接收和消化先帝留下的班底,扫除沉疴;

  对外,广纳良才,培养能吏,三年磨砺,终于借此事徐徐登上朝政舞台。

  这,便是尉迟恭要的结果。

  他处置朝政游刃有余,却弄不明后宫一个小女子的一方心田。

  正当尉迟恭想和小贼再进一步时,他发现不对了。

  小贼竟然在躲他!

  请收藏:https://m.f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