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_势不可挡[快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更喜欢陈兄的这篇雪赋,最是应景……”

  两方各持说辞,争执不下。

  谭正眼角的余光落在孟则知身上,心里有了主意,他说:“齐兄,你怎么看?”

  众人立时安静了下来,他们疑惑的是谭正为什么对孟则知这么客气。

  孟则知也没推辞,他拿过那两篇赋,从头到尾细看了一遍,点了点头:“的确是各有所长,难分高下。”

  “那这要怎么办?”众人议论纷纷。

  毕竟彩头可只有一份。

  “既然如此,”孟则知放下那两篇赋,说道:“不如由我再出一道题,两位重新比过如何?”

  说着他拿过一张空白的纸,提笔蘸了蘸墨汁,一边写一边说:“诸位不妨也都做做,若是做得好的,齐某这里还有一份彩头。”

  这便是存了考校的心思了。

  众人神情各异,有些看不透孟则知的做法了。

  谭正心里不禁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他勉强压下心底的激动:“这个方法不错,赵兄,陈兄,你们觉得呢?”

  谭正都这么说了,其他人心底就算是有再多的疑惑,也只能是按捺下来,纷纷说道:“也好。”

  孟则知一放下笔,众人便围了上去:“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却是一道四书文,出自《中庸章句》第二十章,讲的是鲁哀公向孔子询问治理天下的典故。

  四书文也就是八股文,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是院试(童生考秀才),乡试(秀才考举人),会试(举人考进士)的必考科目。

  在座的绝大部分书生都还只是个童生,这样的题对他们来说有点难了。

  几人埋头苦想,竹林里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听着远处传来的丝竹声和喝彩声,孟则知接过小厮递来的茶水,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

  率先写完的是赵焕文,然后是谭正,又过了两刻钟,其他人也都陆陆续续地写完了。

  孟则知一份份地翻看了过去,然后挑出其中四份来细细的读了一遍,他不吝夸奖:“不错,不错。”

  他抬头看向谭正四人,脸上的欣赏之意越发浓烈,他说道:“你四人可愿拜我为师?”

  此言一出,众人莫不是惊愕失色。

  孟则知解释道:“我乃新任武定州州学学正。”

  “学正?”

  几人直接懵了。

  谭正率先反应过来,撩起袍子跪了下去:“晚生等见过学正大人。”

  其他人这才反应过来,纷纷跪了下去。

  “都起来吧。”孟则知一脸温和,再次问道:“你四人可愿拜我为师?”

  听见这话,谭正心跳如雷。

  果然——

  看孟则知的年纪,他起初还以为他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公子少爷,怎么也没想到对方竟然会是州学的学正。

  学正啊,说明孟则知最少也是个举人出身。

  要知道武定州已经十多年没有人考中举人了,所以州里各大私塾的塾师多是秀才出

  请收藏:https://m.f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