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八章拜师的规矩(科普章节,谨慎订阅)_四合院之我是学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其拳派的招牌,通过一些动作语言即知来者身份。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故有南拳北腿、东枪西棍之说。

  师承至为重要,因为练武功是肢体动作的智慧运动。只有通过模彷老师的形意,自己琢磨加之苦练,日久方能领悟拳架之本意。期间还要经老师拆招讲手,访友切磋学习。深研奇门、易经,有机缘者方能入得门径,渐悟大道。前些年一练形意的朋友随我学金刚八式时就曾感慨说,不要说偷学就是手把手教都很难模彷动作的左右式变化!(至于杨露禅在陈家沟偷拳之事,只是激励后人学拳的励志故事罢了。)可见武术的博大精深远非体操技巧之类运动所能与之媲美。

  拜师学艺,讲究递帖入门。帖中所写弟子生辰八字,入门时的良辰吉日,学武誓言,道德规范及传承谱系之类的文字。拜师入门的规矩多,各地有各地的风俗。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沛县,是闻名全国的武术之乡。这里民风彪悍,武风甚盛,自古就有习武练兵的民风,几千年的尚武传承在这里一直延续着。现介绍汉高祖刘邦故乡沛县的传统武术拜师仪式,从这一侧面可了解汉文化的历史渊源。

  弟子拜师时要邀请引荐师及地方武林同仁德高望重者到场祝贺,行话称“三门六正”以示鉴证。行礼前把祖师爷的画像置于中堂正位,设香炉、上高香请祖师爷显灵。由主持嘉宾宣讲,鸣炮拜师仪式正式开始。第一:由收徒师傅上香三炷,请祖师爷!行三揖三叩首大礼。第二:依顺序介绍到会武林嘉宾的名号。第三:请收徒师傅上坐,主持嘉宾介绍本拳派的历史传承渊源后,宣布弟子行拜师礼,三揖三叩首,弟子跪拜递帖与师傅,师傅接帖后,随赠弟子信物之类物品,以示师徒关系成立。如收弟子多者,可随年龄大小依次进行拜礼。第四:师傅携新入门弟子共拜祖师爷,行三揖三叩首大礼。如师爷在场者,师傅携弟子依次再行拜礼。第五:请师傅发言宣讲门规武德,激励弟子博学苦练,武德至上,弘扬武术精神之类的话语。嘉宾和好友常会表示祝贺而简表贺词或隋增弟子礼品。第六:请新弟子发言及展示武功技艺。最后由主持嘉宾宣读拜师仪式结束。传统的拜师仪式大致如此,各地在程式及形式上会有所不同。

  经历了递帖拜师的仪式后,学武的本质意义就有了变化。传统上,师傅在收徒弟与教学生上会严格区别其关系。有些师傅学生不少,徒弟只有几位,他们认为正式收了徒弟,也需负责任教导徒弟在思想意识上、理论技术上及门派功夫的传承上起到作用。当然,也有师傅一年收一、二百徒弟,收徒未必都教。

  其实学武术是跟自己上劲,太聪明了练不出来,有时侯就得傻练。“艺痴者技必精”,没有那份痴迷就换不来一身真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好多东西是要靠自己领悟的,武学之道的精髓不是学来的是修来的。禅宗有言,“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请收藏:https://m.f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