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章 倭寇_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此事,记入史册,乃永乐十一年发生之大事。

  ……

  与此同时,刚发了大潮的杭洲。

  杭洲,自古以来就是神仙居所,鱼米之乡,在明清两期更是达到了巅峰。

  而此时,这里的许多优美风景都被摧毁,剩下的只有潮水过后的破败。

  不过,百姓们仍旧很高兴,因为困扰了他们许久的潮水,终于按照既定的路线退却了。

  潮水退,万民欢。

  紧接着迎来的,就是杭洲知府县衙发出通告,朝廷的粮食和补助到了。

  今年的收成肯定没有了,但朝廷的补助,竟然发放得这么及时?

  得到粮食和补助的百姓,无不感激涕零,对朝廷中枢充满了激动。

  杭洲知府站在县衙门口,大喊道:“父老乡亲们,这是太子爷顶着压力运下来的粮食,我们杭洲儿女,都该感谢太子爷啊。”

  “这里,有一封万民谢书,有愿意的百姓在上面签上字,不识字的摁手印,我会把这份万民谢书递上去,感谢朝廷,感谢太子。”

  此话一出,领粮的百姓们纷纷眼泪都差点出来了。

  素闻太子爷仁厚,如今杭洲大潮才发生不到一月,赈灾这么快就送到了,原来是太子爷亲自管了这事。

  朝廷火箭式救援,说得就是太子爷了。

  一时间,不知多少百姓跪在地上,嚎啕大哭,感谢太子爷的恩德。

  “太子爷千秋,大明万岁。”

  “太子爷千秋,大明万岁。”

  百姓们高喊着,一个个带着对太子爷的感激,纷纷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大字,有不认识名字的,则由先生代笔,然后咬破手指头,以血印表示其心。

  整个杭洲,无不对太子临表涕零。

  短短两天,便有万人的名字上了这封万民谢书中,由杭洲知府递上中枢。

  可见,太子爷的呼声有多高,他的仁德,可不仅仅传于此地。

  ……

  应天府,朱辰的小院子。

  朱棣来了,来的时候,还提着一壶酒。

  “这是宫中上好的琼浆玉酿,喝了不醉,你小子尝尝。”朱棣笑呵呵的走进来,手中提着的酒,放在了桌子上。

  朱辰惊讶:“宫中的?我可不敢喝。”

  也许这是皇帝赏赐给老爷子的酒,朱辰怎么会喝呢。

  “怎么不敢喝了?这是皇帝赏给你的,你的地图帮了皇帝大忙了,大风潮处理得及时,没有导致百姓死伤惨重,这是你的功劳。”朱棣笑着道。

  闻言,朱辰一喜:“杭洲百姓没死伤就好。”

  朱棣颔首:“是啊,所以你为杭洲立了功,这壶酒我们一起喝。”

  朱辰哪里还会扭扭捏捏,当即笑道:“好!”

  爷俩立刻将这壶酒给打开,浓厚的酒香扑鼻而来,这是上等的烈酒,老爷子最喜欢喝的。

  朱辰先给朱棣倒了一碗,又给自己满上,爷俩干了一口,朱辰眼前一亮:“好酒!”

  朱棣哈哈大笑,指着朱辰:“你小子,懂酒!”

  朱辰又赶紧弄了两个小菜,爷俩就这么喝起来了。

  酒过三巡,朱棣半倚靠在椅子上,感慨一声:“最近朝廷又有动静了。”

  “什么动静?”朱辰疑惑。

  朱棣淡淡道:“倭寇来作乱了,那些海上的盗贼,不仅抢安南,还跑来抢我大明百姓了。”

  “福建,山东各省布政使发来奏报,北至山东,南抵福建,沿海的村镇有不少都遭到了倭寇的烧杀抢掠,这样的状况,竟然持续了几年!”

  倭寇?

  在明清时期,能被称为倭寇的,只有小鬼子,只有肆意屠杀国人的小鬼子!

  朱辰眼神一凝:“老爷子,那朝廷上是什么反应?”

  请收藏:https://m.fnxs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